奉化编办坚持“四个立足”着力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奉化市编办在2013年上半年的工作中,紧紧围绕省编办关于做好“改革”、“管理”和市委关于加快推进“三大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四个立足”为着力点,深入调研、注重规范、强化监督,着力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立足职能转变,做好三篇文章
(一)做好“清理”文章,优化资源配置。一是撤销镇(街道)点、站、片等二级管理机构。为减少管理层级,缩短服务链条,全面清理了镇(街道)在“扩镇并乡”期间遗留的站、点、片等机构25个,精简了工作人员,并于今年5月会同五个相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与此同时,助推287个标准型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以认真落实镇(街道)干部“住夜、联村、进组、帮户”四项制度,推进“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作风。二是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依照政策法规和上级部署,顺利完成了保安公司和新华书店两家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做好了爱卫办、婚姻登记等6家单位的还政予政工作,完成了公路段、机关事务局的职能剥离工作,有效推进了政事分开、事企分开。
(二)做好“强化”文章,助推中心工作。一是强化经济功能区建设。为加快宁南贸易物流区的综合开发建设,充分发挥产业集中区的经济活力,设立了宁南贸易物流开发区指挥部,以强化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力度。二是强化农业和农村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在市人大常委会增设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联系市政府涉及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相关调研、评议、督查等工作。三是强化海洋资源管理服务工作。为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服务,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海洋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主要配合海洋渔业局做好海洋和岛屿的使用规划、登记和交易管理、保护、调查等相关工作。四是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流动人口超过当地户籍人口三分之一的7个镇(街道)的综治办增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牌子,实行多部门一站式服务,一证式管理,并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网络,按照流动人口与综管员500:1的要求,配备综管员380名。
(三)做好“整合”文章,理顺职责关系。一是整合社保职能体系。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我市已率先完成了相关工作,基本构建了“大社保”职能体系,形成了统一的社保经办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社保工作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监管重复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政府支出大幅减少。据统计,到目前已清理重复投保人员11000余人,减少政府的社保补助支出400万元以上。二是有效整合部分事业单位。如针对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多、小、散的状况,进行机构整合,将婚姻登记处和社团管理办公室合并更名为婚姻登记与社团服务中心,将新老兵接待站由单设调整为在市军队离退休管理站挂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立足资源整合,搭建三大平台
(一)搭建民情会办平台。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领导职数的情况下,有效整合12345市长电话、81890求助服务中心、96178廉政投诉中心、市委宣传部网管科、市公安局网警大队、奉化新闻网部等部分资源,设立民情会办中心,建立便民高效的“六台合一”综合服务平台,集收集、研判、引导、服务、督办等功能为一体,为群众提供“求助、咨询、投诉、举报、提意见建议”等多方位服务。截至目前,已受理各种投诉反映、咨询服务1万余件。
(二)搭建应急联动指挥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增挂“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牌子,明确了其应急指挥、协调勤务、信息管理、监督检查、社会联动等五项职责,并由应急办专人入驻,实现应急成员单位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搭建企业信息平台。为进一步整合信用信息、加强信用监管、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设立企业信用促进中心,承担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智慧信用)的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以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制约机制。平台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共享交换系统为基础,各成员部门对失信行为、无照经营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户外广告管理等事项进行协同监管,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了共享。
三、立足监督实效,开展三项行动
(一)开展编外用工核查行动。一是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报批备案、经费使用、社会保障、经济待遇、招聘使用、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核查,并会同纪检监察、组织、财政、人力社保、审计等部门对12家单位及其下属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检查。核查中,纠正了各单位在编外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修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管理办法。二是对政府投资公司用工进行督查,下发督查通知书,要求清退编外用工59名,收回工资总额190余万元,并对超编严重的公司负责人,由市领导进行约谈
(二)开展实名制管理年检行动。从今年开始,每年对各单位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手册》进行一次核查,核对《手册》、机构编制数据库之间的一致性,并将各单位实名制执行情况与办理当年的用编申请、参加事业单位年度检验进行挂钩,以巩固实名制管理秩序,加强对用编进人的动态掌控
(三)开展“计划用编、从严用编”行动。实行年度用编计划申报制度,在综合考虑全年岗位需求、人员结构、退休人员等情况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空编数的30%进行审批,超编单位一律不能进人,有效控制人员增长。在2013年机关事业单位招考的用编审核中,核减了用编指标163名,未审批党政群机关用编指标,从2012年底至今,党政群机关实有在职人数也得到了精简。
四、立足科学管理,规范三项制度
(一)规范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在事业单位分类清理基础上,充分考虑单位性质、职责分工、领导职数与编制数的比例等因素,对科(股)级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配置标准进行明确,拟定了《关于明确部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的通知》,开展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核准工作,以实现科学管理。
(二)规范党工青妇专职干部配备。为规范机关党工青妇专职干部配备,明确有关待遇,并为进行监督管理提供政策依据,拟订了《关于机关党工青妇专职干部职数配备及有关待遇问题的意见》。
(三)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根据编外用工核查成果,重新拟定《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办法》。部署各单位编外用工控制数的重新核定工作,并将以此为依据全面清退超编人员,严格落实用编审批和公开招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