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打造教师编制管理“区管校聘”新样板
发布处室:中共宁波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05-18
 

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近日,宁波市奉化区编办会同区教育、人社和财政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合理调控教师编制和岗位,引导教师从超编、超岗学校向空编、空岗学校流动,从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管理体制障碍,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一、建立“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用编管理机制。该办对中小学校教师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每年年初核定全区中小学年度总体用编计划,并根据学校布局结构、班额、生源等变化情况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及时动态调整。对学生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学点,综合考虑教师与班级、学生的比例,科学核定用编,并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

二、健全“按需设岗、退补平衡”的统筹分配机制。在区编办核定的编制总量范围内,区教育部门根据教师结构、教育教学任务增减等情况,对人员编制进行统筹安排,综合确定各学校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术岗位的岗位总量和比例。如因患大病、产假等因素造成的临时性缺人,按一定比例增设临时性周转编制;因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优先用于补充专任教师,确保“退补平衡”,缓解师资短缺问题。区教育部门统筹提出的编制分配方案及调整建议,需报区编办备案后实施。

三、实行“人岗相宜、能上能下”的岗位竞聘机制。在区域统筹模式下,创新教师管理模式,完善交流、使用机制。如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各学校在核定编制内推出聘用岗位,教师结合推出的岗位情况和自身特长,既可参加校内竞聘,也可参与跨校竞聘,为部分学科教师从富余的学校流向紧缺的学校打通了绿色通道,促进了校际教师结构的合理优化。此外,该区打破行政级别限制,推行校长教师多元化轮岗交流,如“下乡提升式交流”“进城充电式交流”“城区内转换式交流”等,对交流轮岗教师实施职称优先聘任、考核指标单列、表彰项目专设等柔性管理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