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区委编办以改革破难成效检验作风建设实效
 发布日期:2022-11-23
 

自“五问五破、五比五先”机关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宁波市镇海区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强化底线思维,主动靠前服务,勇于变革重塑,将推进“两大改革”、创新“两个机制”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主战场。

一是全市率先完成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工作。组织专班力量逐一走访各镇(街道),听取主要领导意见建议,多次召开座谈研讨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倒排时间节点,合力攻坚推进。目前,6个镇(街道)的“三定”规定、干部任职文件已全部印发,工作人员全部按照新岗位亮相上墙。通过改革,各镇(街道)精准对接“141”体系“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条跑道,统一设置综合信息指挥室、党建综合办、发展服务办、平安法治办、社会事务办“1+4”共性机构,内设机构(含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0-11个精简到7-8个;建立三级24类岗位管理机制,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专门建立镇(街道)50名事业编制周转池和16名中层职数周转池,实现中层职数与内设机构适度分离,行政与事业人员打通使用。

二是稳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区级层面,推进执法队伍精简整合,构建“1+8”行政执法体系。在镇(街道)层面,以赋权模式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在镇(街道)挂“XX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牌子,实行“镇(街道)队合一”体制,推进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执法事项赋权到镇(街道),共计向镇(街道)赋权15个领域的504项执法事项。印发《关于镇海区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并纳入属地管理的实施细则》,下沉执法机构均与驻地镇(街道)相关内设机构合署办公,共计下沉执法人员326人,下沉比例达到86%。改革后,有效实现了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整合,切实拉近执法距离,提升执法效率。

三是创新石化开发区安全和全区疫情防控机制。着力优化石化开发区安全管理体制,在明确石化开发区应急管理局与镇海区应急管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基础上,新设石化开发区安全发展保障中心,主要承担安全监管相关工作职能。明确镇海区石化应急管理所和石化生态环境所实行双重管理,由石化开发区安全发展保障中心主管。调整后,石化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管编制数量达到27名。针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未形成闭环的问题,及时细化明确商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相应职责。针对快递业全流程监管有缺失之漏洞,迅速在区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增设邮政安全管理科,填补监管真空。同时加大对公安、疾控等疫情防控主要机构的编制保障力度。我区构建平战结合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做法被中央编办机关刊物《中国机构编制》刊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