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社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2023年9月26日,随着全区37个农村社区类型编码、功能职责、组织架构、岗位员额和保障机制规定(简称“五定”规定)方案的正式印发,镇海区成为全宁波大市第一个完成城乡社区“五定”规定方案制定工作的区(县、市),全区90个城乡社区(50个城市社区、3个产业型社区和37个农村社区)“五定”规定方案覆盖率达到100%。
一是动态调整员额,确保各个社区力量更有保障。2023年,镇海区根据各城乡社区常住人口、面积、网格数、市场主体数、一老一小占比、流动人口占比、物业覆盖率等多方面因素的最新情况,按照省、市要求的每万常住人口配备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员额不少于20名、18名的标准,动态调整全区各城乡社区岗位员额。目前,全区50个城市社区核定岗位员额813名,3个产业型社区核定岗位员额34名,37个农村社区核定岗位员额478名,全区城乡社区共核定岗位员额1325名。城乡社区岗位员额的动态调整,为全区各城乡社区提供了更加精准、更为有力的力量保障。
二是重塑组织架构,确保自治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全区各城乡社区结合自身居民及业态特点、辖区资源分布及下步发展需要,重塑社区组织架构,构建“基本+个性”组织架构体系。全区50个城市社区按照“1+1+3+X”模式,统一设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3个委员会,每个城市社区根据资源禀赋和特色亮点自主设置1-3个特色专业委员会,共设置105个特色专业委员会。全区3个产业型社区统一设置社区服务中心,自主设置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社区协商议事会等1-3个个性化委员会,共设置6个个性化委员会。全区37个农村社区按照“1+1+3+X”模式,统一设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下属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3个委员会,各农村社区根据资源禀赋和特色亮点自主设置1-3个特色专业委员会,共设置42个特色专业委员会。如庄市街道湖滨社区、兴庄路社区和骆驼街道金东社区等社区,根据社区范围内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较多的情况,都自主设置了街区服务委员会;九龙湖镇西经堂村、西河村,都根据辖区内紧固件企业较多、较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情况,都自主设置了紧固件产业促进共富委员会。全区各城乡社区特色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可以更好凝聚社区内各种资源,使它们在社区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
三是统一上墙亮显,确保群众办事更容易找人。镇海区对各城乡社区组织架构进行差异化设置,对各城乡社区工作岗位按照“共性+特色”分级分类设置,高标准做好全区各城乡社区组织架构、人员岗位上墙亮显工作。全区各城乡社区利用社区办公场所室外的公示栏、宣传窗、走廊过道等阵地空间,因地制宜地对社区类型编码、组织架构和党组织成员、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成员、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以及全体社工的照片、姓名、岗位、手机号码等内容上墙亮显,既方便群众到城乡社区办事找人,也有利于接受群众实时监督,有效提高了城乡社区群众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